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过去10 年,我国的人均耕地从原来的0.11hm2 下降为0.08hm2,再加上化肥、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升高,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,种地的成本的越来越高,但是农产品的价格却越来越低。
打个比方,以前一个农民一亩地可以赚500元,但是现在一亩地只能赚100元,那么他如果继续想通过种地赚钱的话,就要种地5亩,才能跟过去持平。那么耕地的数量是有限的,想要让农民继续通过种地赚钱,就必须减少农民的数量,让一部分农民通过其他行业赚钱。
这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,在过去被称之为农民工。这因为我们过去的户籍制度,我们的户口分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。
现在时代变了,农民这两个字不应该是写在户籍上的,而应该是一个职业,所以现在国家也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。
本文想说的农民就是指真正也农业为主要收入的人群,农业资源有限,只有减少务农人数,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。
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,困难在于农村,也在于城市,想要减少农民数量,提高农民收入,主要有两个方面。
一是对于务农农民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,加大对农业的补贴,和政策扶持。
二是对于不打算务农,打算进城的新市民。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、楼市去库存各种政策的刺激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和土地流转的推进,农民有望从土地中获得进城买房的资金,共享城市的便利。但是同时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新市民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职业能力。